銀行不願意亂借錢

| | | 引用 (0)

真是愈窮愈見鬼。美國在去年中開始的復甦無以為繼之際,通縮威脅又漸行漸近,經濟面臨腹背受敵。聯儲局的議息聲明除了一如預期,對經濟前景給予悲觀描述之外,還特別提到目前的通脹水平低得有點令人不安,並且明確指出準備好採取措施令通脹重臨。市場估計這說法預示着即將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即是所謂的QE2已為期不遠,實行向通縮宣戰,準備打一場硬仗。

外界普遍認為,聯儲局主要關心通脹,貨幣政策也是以控制通脹為目標,這其實是誤解。聯儲局其中一個使命是「維持物價穩定」,整體物價漲得太快當然不妥,拾級而下同樣有問題。換言之,通脹與通縮都要對付,尤其目前經濟如此疲弱,通縮殺傷力更大。不妨看看,香港在上世紀末遭受衰退及通縮雙重打擊,港人足足捱了五年才脫困。

雖然美國仍錄得輕微通脹,可是幅度之低,一眨眼便會變成通縮。對付通縮的第一招自然是借錢減息,但利率已近乎零,減無可減,餘下便只有量化寬鬆,透過大量向市場注入資金,人為地令金錢氾濫,製造通脹效果,可惜贏面並不高。原因很簡單,在金融海嘯後推出的第一輪量化寬鬆,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從幾千億美元膨脹至二萬多億美元,變相向市場注入同等數量的資金,通脹還是似有若無,今次憑甚麼令人相信有所不同呢?

在正常情況下,央行向金融體系注資,銀行再把錢借出去並且不斷循環,能產生以倍數計的「乘數效應」,等於把萬多億美元滾大成十萬億美元,可是在經濟隨時再陷衰退底下,銀行不願意把錢借出去,民眾也不願借錢亂花,結果便無法帶來預期中的貨幣乘數效應。聯儲局如真的要對付通縮,恐怕只能靠一己之力,注資規模必須非常巨大。

有研究曾指出,聯儲局每買入一千億美元的資產變相向市場注資,大概可令十年期國債孳息下降零點零三厘,如要把實質利率調控至符合百分之一點七至二的通脹目標,注資規模隨時以十萬億美元計,絕對是天文數字,而且還必須令民眾產生強烈的通脹預期才會收效,否則一切徒勞。日本的經驗正是前車之鑑,無論貨幣供應怎樣寬鬆,企業和民眾依然只顧減債、減少開支,經濟便一沉不起。

不過,凡事總要兩面睇,永遠有人歡喜有人愁。美國的貨幣政策,不單影響當地經濟,還會透過利率、匯率和資金流擴散至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在內的很多國家或地區借錢,貨幣政策直接或間接與美國掛鈎,經濟基本因素卻完全相反,如果聯儲局真的推行第二輪量化寬鬆,可以預期這些地區會出現新一波資產價格暴漲,為通脹火上加油。不妨這樣說,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並非沒有用,只是時間和地點皆錯配,政策效果去了地球的另一邊!

私人借貸刺激經濟

| | | 引用 (0)

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官員們將在9月21日的會議上對付一個頭疼的問題:經濟要疲弱到何種程度以及這種疲勢要持續多久才有必要採取新的措施來刺激經濟? Getty Images美聯儲主席貝南克。政府公佈的最新資料勉強令人感到安慰:商務部週二說,8月份零售額較上月增長了0.4%,7月份的升幅為0.3%,表明消費者支出正以可持續的小幅步伐增長

疲軟的消費支出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阻礙了復蘇,也在一些領域引發了美國可能會重新滑向衰退的擔心。不過這些擔憂最近得到了緩解,因為美國公佈了一些好於預期的經濟報告。

由於美聯儲官員在經濟減緩要達到何種程度才要採取進一步的行動這一問題上沒有取得一致,因此美聯儲下周不大可能推出新的大規模債券購買計畫。

美聯儲正在思忖,是否要重啟它在去年和今年早些時候採取的債券購買行動,以此來壓低長期利率,鼓勵更多的私人借貸,進而刺激經濟增長。它已然將短期利率推至接近于零的水準,可經濟增長依然徘徊於低位,失業率高企,通脹也低於美聯儲所希望看到的水準。

眼下,美聯儲的資產組合中持有的債券比例沒有什麼變化。美聯儲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避免具體談到什麼將促使他通過重啟債券購買計畫來增加其比例。制定決策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的其他委員們有著不同看法。

週二的零售額數據表明,消費領域正在持穩,儘管借貸增長有限。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返校季期間的購物活動,消費者的服裝開支有所增加,8月份服裝銷售額增長了1.2%。用在百貨商店、雜貨店和加油站的開支也呈上升之勢。

然而高企的失業率和下跌的房價卻令購物者躊躇再三。這打擊了大件商品在8月份的銷售狀況。汽車經銷商、傢俱店、電子產品和家電零售商的銷售額出現了下滑。

貝南克曾泛泛的暗示他認為美聯儲應於何時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標準,但卻言語含糊,以避免在即將到來的辯論開始前有所表態借貸。他8月份時說,美聯儲將積極應對通縮明顯加劇的局面,表明通脹放緩的威脅將促使他採取行動。他還補充說,美聯儲希望避免經濟前景進一步顯著弱化,這說明更多經濟增長低於平均水準的情況也會是一個誘發因素。

美聯儲還將於11月2日和3日召開會議,這將是另一個重要的決策時刻。屆時美聯儲官員將更新各自對經濟的預測,若是對2011年本已悲觀的預期再遭官方下調,那麼採取行動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加。

最大借貸負債國

| | | 引用 (0)

據報導,中國首次披露外匯儲備的分配比率,其中美元約佔65%。

中國國家外匯儲備分配一直被認為是國家機密。中國大陸近2.5兆美元的龐大外匯存底中,約有65%是美元資產,其餘是26%的歐元、5%的英鎊和3%的日圓。

英國倫敦大學金融管理教授孫來祥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認為,中國透露外匯結構有兩個原因,首先,讓外界知道中國外匯儲備主要是持有信譽好的硬通貨。

報導說,由於中國從不對公眾公開外匯儲備分配,中國國內網民尤其是「憤青」,在擔心官員從中謀私利的同時,出於對美國的高度不信任,也擔心美國在這方面佔了中國的便宜。

孫來祥說,中國政府現在知道外匯儲備分配問題已經不是秘密,加上來自國內的壓力,所以覺得不如直接公佈的好。

他說,由於國際貿易結算中普遍習慣使用美元,所以中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佔有如此高的比率,能使中國在購買美國債券等交易方面避免外匯風險。

從長遠看,美國在全球經濟中仍然佔有強勁地位,美國一直是新產品和新發明的中心,美國的大學能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經濟未來仍然會看好,所以持有美元是相對的明智選擇。

但是,目前的美國仍然沒有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把美元作為主要外匯儲備貨幣也有不利之處。

孫來祥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美元貶值問題。由於人們對美元普遍信任,所以美國銀行比較放任地印美鈔。這種做法的後續影響是導致美國的政府、企業和私人都爭相借貸,使整個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負債國。

中國外匯儲備中的美元比率如此之高,對經濟會有什麼樣負面影響?孫來祥認為,高比例的美元儲備對中國經濟的實質性影響不大,但心理影響很大。

他說,民眾會覺得政府把大多數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如果出現任何政治上的關係緊張或市場波動,都會讓人擔心外匯儲備的風險。

台商融資

| | | 引用 (0)

國內金融業赴大陸發展較外資銀行晚了好幾年,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昨日表示,金融機構必須在既有政策下急起直追,金管會也會協助業者,解決台商融資上的困難。

吳當傑依經濟部投審會資料表示,我國對大陸投資保守估計有886億美元,合計有4萬多家台商,金管會樂見金融業更接近客戶,若能直接對台商融資,等於協助台商在大陸業務的發展。

吳當傑昨天出席金融總會舉辦的「ECFA之後台灣金融業發展策略」研討會指出,未來金管會將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ECFA生效後的六個月內,持續與大陸談判、協商,也同時與業者、公會溝通,做好下一階段協商的準備工作,希望未來可以爭取更多優惠條件。

同樣出席上述研討會的全球人壽總經理劉先覺表示,國內保險公司前進大陸,首要修改「合資籌設保險公司各50%」的規定,特別是國內保險公司的合資伙伴多為國營企業,但因國營企業非常強調經營績效,在籌設壽險初期,必須面臨虧損的情況,導致面臨增資時,無法達成共識。

劉先覺也提到,大陸市場龐大,每一個省都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換言之,每到一個新省分就重新面臨保險公司成立初期的虧損現象,造成損益兩平目標遙遙無期。